大磡村約在1800年由一位名叫朱仁鳳(1771-1843)的石匠建立,一百年後的村民也只是五十人左右,初時多以務農為生,在鑽石山石礦場開始運作的時候採石成為了大部分村民的主要工作。可惜經過日治時期,村民離散,在日後更成為了寮屋區,1992年,政府決定收回大磡村,到零一年完成整個清拆過程。
零八年三月,政府決定開展沙中線工程,計劃在大磡村的原址興建車廠。上蓋發展則在2014年中決定興建公屋和居屋,但可能仍有空間容納其他設施。
在清拆大磡村時,黃大仙區議會在2001年要求保存被稱為「大磡三寶」的三件古蹟,分別為「大觀園」四號石屋(曾為三級歷史建築,現不獲評級)、前皇家空軍飛機庫(三級歷史建築)和機槍堡(曾為二級歷史建築,現降為三級歷史建築)。
取名自紅樓夢內大宅的「大觀園」原是一農場,在1947年建立。而大磡村附近在四十至五十年代有多家著名的片場,包括「大觀片場」(後改名為「鑽石片場」)和「堅成片場」等,因利成便,「大觀園」成為了很多演藝界名人的居所。現存的四號石屋原為前上海交通銀行行長吳君肇擁有,在五、六十年代租予演員喬宏。已拆毀的五號屋則曾是名導演李翰祥的居所。石屋的歷史價值除了和本港演藝行業關係深遠外,該建築物是由鑽石山石礦場開採的花崗岩建成,是鑽石山過去兩個主要行業的見證。
飛機庫在1934年由英國皇家空軍在啟德建造,在1940年因要建新跑道而拆卸,日本空軍在41-45年本港日治期間把飛機庫在現址重建,主要收藏的戰機為「零戰」;該機庫的特色為可以快速拆卸和重新組合,是本港現存唯一的戰前機庫。機庫在七十年代中英軍不再使用後曾有不同用途,包括工業和貨倉等。而機槍堡則是日軍在日治時建造,作為空軍和技師的防空洞。
香港素有東方荷里活之稱。大磡村原址正是香港最早期的電影夢工場,多個片場先後在此成立,例如堅城片場及大觀片場;不少經典電影及電視劇,例如無視初期的倚天屠龍記亦在此誕生,故建議在大磡村原址興建「創意電影工業園」,使其繼續成為一個能孕育香港電影發展的夢工場及一個能推廣香港電影業的地方。
此外,如在大磡村旁的集水區可以闢作活水公園,和將來活化後的啟德河連結,一定可以創造出一個集古蹟、自然保育、活化社區的文化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