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月二十二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International Day of Biological Diversity),今年的主題為「生物多樣性與旅遊可持續發展」(Biodiversity and Sustainable Tourism),事實上不止今天,二○一七年是「國際可持續旅遊發展年」,強調推動旅遊應著重「包容性和可持續經濟增長」、「社會包容性、就業和滅貧」、「資源效益、環境保護及氣候變化」、「文化價值、多樣性及遺產」、「互相了解、和平和安全」。包括有關可持續發展的討論,今年一整年都應該離不開「旅遊」二字。
談本地旅遊的可持續發展,也應談香港的郊野公園,最近政府委託顧問研究提升郊野公園的教育及康樂價值,據悉預計年底開始諮詢公眾。
珍惜郊野公園的朋友,必定懂得向開發郊野公園說不,但然後呢?隨著社會改變,遊人對旅遊的體驗也有轉變(當然不是如某些「專家」所言,指香港人收入已提高不少,所以負擔不起外遊的現象已不復見,所以需要郊野公園這類廉宜度假設施的現象也就不存在),故郊野公園要如何規劃及管理,值得大家集思廣益。
保護生態 康樂設施勿錯配
根據傳媒的報道,漁護署透露將研究不少課題,如研究開設新營地,引入飛索、攀石、攀樹、滑草等活動。事實上無論是動態或靜態康樂活動,選址也是關鍵之一,郊野公園內一些人跡罕至之地,除了滿足不少人獵奇心態,也是無人為干擾、具生態重要價值,期望政府不要為迎合「唔隱世唔去」的旅遊文化,而把設施錯置在具生態價值的環境,甚至是保育核心區內。同時間,也不要忘記一併檢討如何改善現時的康樂及教育設施,如某些長期空置的燒烤場、自然教育徑上的告示牌等。
郊遊前 請做足準備
不過要談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也實在需要反求諸己。過去這些日子,你去批評那些一家大細去泥灘摸蜆,連海星、魚、蝦、蟹也給帶走,他們會說「你唔去話吓日日去碼頭釣魚果班阿伯」;你去批評見到遊人三五成群走到海岸保護區秘景「打卡」時,打亂研究員在當地的科學實驗,又有人邊叫囂邊嬉水,他們會說「咩嘢都唔准做不如順便禁止大家呼吸,呼吸都會釋放二氧化碳的」;你去批評露營人士遺下大量垃圾,難為了一班清潔工人,他們會說「垃圾桶太細,放唔晒入去」。
你說這是源於某旅遊雜誌或某大台電視節目刻意打造「即食」、「方便」、「老少咸宜」的郊遊勝景所致,但公眾事前單向接收訊息,自己又再無做足充分規劃及準備,如熟知行程景點的生態敏感度、避免帶過量即棄資源上山下海等,他日我們的郊野淪陷,難道要像早年某位支持發展郊野公園人士所講,香港人應去內地郊野環境減壓?
政府有責任做好規劃管理,令大家到郊野旅遊盡興之餘,也保護珍貴的生態系統,但不代表遊人可以把責任完全外判。
老套都要重複講﹕尊重大自然、帶走自己的垃圾,避免使用即棄用品、觀鳥或進行鳥攝時應降低聲浪等,不應是教科書、考試的內容,而是作為一個遊人的基本人文素質,我們以至我們的下一代,才能真正享受旅遊。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
刊於2017年5月22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